友情链接
版权:内蒙古苏日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57523号-3
技术支持: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负责人教学成果:
2022年成果“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的地理科学一流专业建设与实践”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2年2月成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教学相长”本科实践教学创新与实施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六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1年6月成果“测绘与地理信息学科实践教学改革”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五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2021年6月成果“地理科学“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探索”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十五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 实验必要性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实践是提高学生地理科学专业素养、提升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求知兴趣、开拓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内蒙古风沙地貌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实验是我校自然地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实践实验,但是在实际实习过程中:
(1)高难度,实习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在特定时间内完成,但实际中工作,常常遇到不利天气,实习行程受阻,有效时间缩短,设计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完成。加上实习次数有限,内蒙古地区典型风沙地貌区无法一次性全部完成实习任务,实习周期长,尤其近年来疫情频发,受疫情防控影响,许多野外实习甚至无法开展,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2)高成本
实习过程中,典型区域全部实习造价高。
(3)高风险
野外实习点观察面窄小,或地处危险,随时会发生突发情况,存在意想不到的风险;学生观察受限另一方面受制于实习行程,在每个实习点的停留时间有限,学生难以充分观察,影响进一步探讨、分析训练,研究型、综合性实习难以开展。
2. 实验目的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地理专业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系统培养学生独立从事野外调查与研究工作的重要过程。区域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地理工作者必须到野外去全面考察、分析地理要素和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分异规律。因此,本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通过三维仿真软件还原实习地点,构建实习路线,模拟实习分析过程,就内蒙古风沙地貌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展开虚拟现实的沉浸式探索,虚拟仿真实验进行过程中学生可以:
(1)通过沙漠沙地认知环节了解学习五大沙漠五大沙地内蒙古典型风沙地貌的分布,地点,形成过程等,有助于学生了解虚拟实习地点的典型特征,方便在后面的环节中采取正确的采样以及沙化防治方案;
(2)通过实习采样环节学生可以模拟真实实习过程,掌握实习地的地貌、地质、土壤和植被,并熟练掌握实习过程中采样的流程、方法和工具等;
(3)通过沙漠化防治方案环节,学生从实习前,实习中到结束后进入了实习后的方案设计环节,在此环节学生可以根据前面实习过程中采集的资料和信息,制定出沙化防治治理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治理并最终看到自己治理的成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在教学课程上所掌握的专业理论基础与知识到野外地理事物中进行印证, 从而使受教育和研究者加深对地理问题的理解与记忆,并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2.使受教育和研究者掌握地理事物观察分析能力和野外调查方法,提高他们 的处理问题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使受教育和研究者面对自然事物与社会现象,掌握研究现代地理环境的思路和实际技能。
3.通过野外实习, 明确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知晓个人优势与团队优势,在实习过程中加深同学间沟通与交流,为日后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虚拟现实野外实习,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在野外的形态特征和表现形式, 验证所学知识,观察和掌握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分布规律以及自然地理要素的开发利用情况。
基础理论认知(30%)
采样调查(30%)
综合应用(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