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基础理论是蒙医学基础课,自1958年蒙医学高等教育建立的那一天起她在蒙医药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个世纪70年代内蒙古医学院蒙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成立加快了该课程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教材、实验室建设都有了质的飞跃。1958年筹建蒙医基础教研室,当时因各种条件所限只能用油印本,1977年吉格木德教授担任蒙医基础教研室主任。1984年由吉格木德编著出版了第一部《蒙医基础理论》教材,该教研室现已发展成为内蒙古医学院梦医学院重点教研室。1985年由内蒙古蒙医学院院长苏荣扎布教授主持启动了自治区蒙医药高等院校教材编写工作,至1988年7月出版了《蒙医基础理论》,有了第一版统编教材;至2004年,吉格木德教授编著出版了《蒙医文献学研究》;目前,蒙医学基础理论课程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较雄厚、教学条件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正在逐步实现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承担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的内蒙古医学院蒙医学重点基础课程。
近年来国家提出“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占领高地,特别是在这三个层面的关键技术上面,要实现自主可控”的发展方向。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吴立新院士在2018年12月13日海洋创新报告中提出:“全球两千米以下的海洋探索目前基本是空白,即便是两千米以上的海洋还有很多东西未知,深入研究这一技术意义重大,需要解决探测尤其是深海导航与定位问题,实现国家提出的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深海星空计划’。”
水下滑翔器作为一种新型且重要的水下潜器,是海洋勘测、水下探测及搜救的重要手段。为了找寻海洋中失事的飞机,滑翔器需要搭载导航系统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的海洋探测,对其进行虚拟场景再现和过程仿真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复杂海洋中水下滑翔器的高精度导航是水下勘测领域教学与科研的难点之一。海洋环境具有较多不可控因素,并且环境复杂多变,涉及电气电子类专业多方面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采用现场实验和方案设计难度大、风险高、周期长。水下滑翔器作为一种新型且重要的水下潜器,是海洋勘测、水下探测及搜救的重要手段。为了找寻海洋中失事的飞机,滑翔器需要搭载导航系统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的海洋探测,对其进行虚拟场景再现和过程仿真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其进行虚拟场景再现和过程仿真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项目依托多项教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进行开发,面向电气电子专业核心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基于工程实际案例开发水下运行场景。通过各实验步骤的设计:
(1)帮助学生了解复杂环境中导航系统自主导航的基本特征与要求;
(2)可视化模拟水下多传感器抗干扰算法的基本原理;
(3)掌握不同水下环境中,环境模型建立及导航关键参数的设置方法,虚拟再现不同环境因素下导航参数调节实施效果,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4)掌握多因素干扰环境中,导航传感器切换方式及噪声参数调节方法,虚拟再现不同干扰参数对应的导航参数调节方案实施效果,提高学生对多因素影响下高精度导航方案设计创新实践能力;
1. 试验准备:20分
1.1隋唐长安城、青龙寺规划营建相关历史背景知识:8分
1.2详细规划相类指标控制要求与规定:8分
1.3查阅、现场考察青龙寺周边发展现状:4分
2. 学习上位相关规划与管理要求:20分
2.1城市规划及相关要求:8分
2.2文物遗址保护规划及相关管理要求:8分
2.3其他相关规划与要求:4分
3. 实验要求:60分
3.1独立完成,并进行互动(不少于5人):10分
3.2分别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成果:45分
3.3完成实习报告:5分